濟南物流公司:千億的醫藥物流市場,難解的運輸管理痛點
發布者:振宇物流 發布時間:2019-03-29 09:12:26
“從藥廠到‘最后一公里’,參與者五花八門,涉藥運輸管理的可控性、可保證性、可追溯、安全性等缺乏統一的標準,存在諸多風險。”近日,在“涉藥物流企業分類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貫徹試點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秘書長朱建云向記者表示。
根據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結合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流通數據,2017年中國醫藥物流市場規模約1003億元,其中,運輸業務561億元,占56%。但醫藥物流市場存在諸多隱憂。
在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研究會會長唐民皓看來,行業協會等第三方機構應參與到藥品物流領域治理。
2017年初,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在商務部指導下成立了由跨國藥企、醫藥批發和物流龍頭組成的涉藥物流分類分級評估標準起草組,并完成《藥品經營企業物流服務能力標準》和《涉藥運輸企業醫藥物流服務質量及能力評估標準》的起草和研討修訂。截至2019年3月15日,已完成13家涉藥物流企業的現場分類分級評估。
諸多隱患
“保守估計,醫藥物流的市場規模在1千億以上。其中,44%的份額是倉儲相關的增值服務,56%與運輸相關,即運輸占醫藥物流市場一半以上。”朱建云說。
我國醫藥物流參與方共包括兩大類:一是有藥品經營許可的醫藥物流公司和藥品經營公司的物流;另一類包括涉藥物流企業和普通運輸公司。中國醫藥協會結合醫藥工業和商業流通數據顯示,在561億運輸業務中,自營配送占18%,第三方配送占82%。
當前我國醫藥運輸業務并不樂觀。朱建云告訴記者,運載工具五花八門,上游敞篷送貨到批發商,終端配送車輛條件差;另外,中轉場和包裝現場環境臟亂,還存在采用極不規范的方式配送冷藏冷凍藥品。
北京華欣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光焰認為,醫藥配送存在三類風險:合規風險、質量風險和藥品供應風險。“合規是底線,一旦觸碰,就是犯法;藥品是特殊商品,確保質量安全是基本認知;如果運輸環節或流通環節出現問題導致藥品質量損害,就會影響市場供應、患者用藥需求和貨主對市場的供應保證。”
商務部發布的《2017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統計,2017年醫藥物流直報企業共417家,其中常溫庫占25.7%、陰涼庫占71.6%、冷庫占2.7%。值得注意的是,專業運輸車輛的數量僅為17714輛,其中冷藏車占14%,特殊藥品專用車占2.4%。
2016年2月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第二批取消152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取消從事第三方藥品物流業務批準。此后,大批第三方物流公司涌入涉藥物流市場。根據前述商務部報告,受“兩票制”和“第三方物流審批取消”等相關政策影響,2017年全國醫藥物流倉儲面積比2016年增加14.6%,企業擁有自有運輸車輛增加10.5%。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會長程俊佩認為,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優勢在資源配置方面。“他們知道怎樣高效配貨配載,但也會給產品管理帶來一些隱患。”
標準或將出臺
近兩年,在醫保談判、4+7帶量采購、兩票制等政策推動下,藥品價格呈下降趨勢,藥品質量安全備受關注。今年兩會上,中國醫藥商業協會、上海醫藥商業協會建議,修訂GSP藥品儲存陰涼庫溫度控制標準。
“一系列政策推動醫藥供應鏈扁平化,這需要有敏捷的物流服務響應。”朱建云說。
2017年2月,原國家食藥監局曾公布一則關于10家藥品批發企業的檢查結果:北京京衛利達醫藥物流有限公司等5家藥品批發企業涉嫌嚴重違反藥品GSP。
針對當前涉藥物流行業存在的痛點,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研究會會長唐民皓認為,第三方應參與藥品領域治理。他解釋,第一方指法律和政策制定者和監督者,即政府;第二方是法律和政策的遵循者和實踐者,即企業;第三方主體包括行業協會和對市場主體經濟活動進行鑒定的社會機構。在他看來,中國行業協會的作用僅發揮了50%。
首批涉藥物流企業分級貫徹試點評估企業九州通集團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青松談到標準對行業的作用。“第一是行業自律,第二是經營企業和運輸企業協同共享,第三是便于第三方監管,第四是便于全社會資源統一協調。”
標準如何應用,朱建云告訴記者,標準必須具有指導性、前瞻性且接地氣。
來源:物流時代周刊
http://www.shuhaixuan.com.cn